信德报为我做“嫁衣”
刘玛利亚修女,于1998年12月23日加入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圣诞节前夕给小耶稣奉上了一份厚礼,也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愿。她感激信德报,她说,是信德报为她缝制了“嫁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修女解释说:“我家共有兄妹三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毕业以后,我在深圳打工,当初并没有想过要作修女。一次去老乡家探访,老乡知道我喜欢读书,就拿出很厚的一大包旧报纸给我,我很不情愿地接过来,很是纳闷,一堆旧报纸有什么意思?后来实在没事时,就随手翻阅了起来。渐渐地,我就被她丰富的内容吸引了。”
说起信德报来,刘修女显得是那样的神采奕奕。
刘修女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中,在父母的督促下望弥撒、念经。她说,但这都是表面上的应付差事,而对于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意义还很模糊。她总认为自己孝爱父母、为人处事也不错,给自己打了高分。直到在信德报上才读懂了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报上刊登的教友的见证、邻里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使得耶稣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她深有感触地说:“信德报上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使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和浅显;潜移默化中,我也对修女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兴趣。”
一次主日弥撒后,看到很多的修女愉快地无偿为堂区服务,打扫卫生。她自己远远地站着,像一个局外人,心中充满了对那些同龄人的羡慕。我想,如果自己成为一名修女就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顺的参与到其中了。此时,我想要做修女的愿望更加急迫了。后来信德报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报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
在刘修女萌生了要作修女的念头后,她每天一有时间就念经、祈祷、看圣书、望弥撒。在每天静下来的时候,她都会思考默想人生的价值观、婚姻观以及圣召的真正意义,并且权衡它们的轻重,将自己的一切交托在圣母手中。生性活泼、爱说爱笑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大家还以为她生病了。这些默想、反思带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她举例说:“当修女前,在单位我原来不想人们看到我祈祷,后来是信德报给了我力量,我经常当着一起打工同事的面在大厅里念玫瑰经。”
刘修女还回忆了当初那段被耶稣深深吸引的小插曲。“我们一群打工的姐妹约好,每周末一下班去市场买煲汤的材料。我们南方人喜欢煲汤,但选料精细、费事,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一次周末,大家邀我一起去市场,我推辞了,大家就说:‘她每天有时间还要去念经、看报(《信德》报)呢!’。看,我的那些打工的姐妹都是外教人,也知道了天主教的祈祷和报刊。”
真正要迈出加入修会的一步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刘修女入会阻力主要是来自于母亲。她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听说女儿要做修女,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埋怨女儿只顾追求自己的理想,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甚至以后不让女儿打电话回家。
刘修女虽然很难过,但还是踏上了去修院的路途。她深情地回忆着那天的情景:“我心中总是想着耶稣说过的话:‘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哥哥
骑着摩托送我到修院,那天风很大,吹着我的一头长发,我切愿让过去的日子像这头长发一样,随风吹走……”
入会以后,一路走过了艰难的考验。在发愿之际,得到一个好消息,所有的发愿修女都可以回家。就在别人都十分欣喜的时候,她却因为母亲的拒绝伤心难过。于是我把这些痛苦和考验都交给了圣母妈妈,有时会为父母对她圣召之路的接纳祈祷到很晚,别人都睡了,我仍然在圣像前祈求。风雨过后见彩虹,入会一段时间后我试着打电话回家,妈妈这次终于同意让我回家。在我和母亲一夜的长谈中,感念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和厚爱,而母亲的那份爱女之心也完全献给了天上的父。随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祈祷和对追随基督的坚定信念使我的圣召之路更加宽广。
资料来源:信德报(第251期增刊)·作者:利思
刘玛利亚修女,于1998年12月23日加入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圣诞节前夕给小耶稣奉上了一份厚礼,也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愿。她感激信德报,她说,是信德报为她缝制了“嫁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修女解释说:“我家共有兄妹三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毕业以后,我在深圳打工,当初并没有想过要作修女。一次去老乡家探访,老乡知道我喜欢读书,就拿出很厚的一大包旧报纸给我,我很不情愿地接过来,很是纳闷,一堆旧报纸有什么意思?后来实在没事时,就随手翻阅了起来。渐渐地,我就被她丰富的内容吸引了。”
说起信德报来,刘修女显得是那样的神采奕奕。
刘修女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中,在父母的督促下望弥撒、念经。她说,但这都是表面上的应付差事,而对于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意义还很模糊。她总认为自己孝爱父母、为人处事也不错,给自己打了高分。直到在信德报上才读懂了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报上刊登的教友的见证、邻里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使得耶稣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她深有感触地说:“信德报上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使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和浅显;潜移默化中,我也对修女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兴趣。”
一次主日弥撒后,看到很多的修女愉快地无偿为堂区服务,打扫卫生。她自己远远地站着,像一个局外人,心中充满了对那些同龄人的羡慕。我想,如果自己成为一名修女就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顺的参与到其中了。此时,我想要做修女的愿望更加急迫了。后来信德报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报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
在刘修女萌生了要作修女的念头后,她每天一有时间就念经、祈祷、看圣书、望弥撒。在每天静下来的时候,她都会思考默想人生的价值观、婚姻观以及圣召的真正意义,并且权衡它们的轻重,将自己的一切交托在圣母手中。生性活泼、爱说爱笑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大家还以为她生病了。这些默想、反思带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她举例说:“当修女前,在单位我原来不想人们看到我祈祷,后来是信德报给了我力量,我经常当着一起打工同事的面在大厅里念玫瑰经。”
刘修女还回忆了当初那段被耶稣深深吸引的小插曲。“我们一群打工的姐妹约好,每周末一下班去市场买煲汤的材料。我们南方人喜欢煲汤,但选料精细、费事,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一次周末,大家邀我一起去市场,我推辞了,大家就说:‘她每天有时间还要去念经、看报(《信德》报)呢!’。看,我的那些打工的姐妹都是外教人,也知道了天主教的祈祷和报刊。”
真正要迈出加入修会的一步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刘修女入会阻力主要是来自于母亲。她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听说女儿要做修女,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埋怨女儿只顾追求自己的理想,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甚至以后不让女儿打电话回家。
刘修女虽然很难过,但还是踏上了去修院的路途。她深情地回忆着那天的情景:“我心中总是想着耶稣说过的话:‘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哥哥
骑着摩托送我到修院,那天风很大,吹着我的一头长发,我切愿让过去的日子像这头长发一样,随风吹走……”
入会以后,一路走过了艰难的考验。在发愿之际,得到一个好消息,所有的发愿修女都可以回家。就在别人都十分欣喜的时候,她却因为母亲的拒绝伤心难过。于是我把这些痛苦和考验都交给了圣母妈妈,有时会为父母对她圣召之路的接纳祈祷到很晚,别人都睡了,我仍然在圣像前祈求。风雨过后见彩虹,入会一段时间后我试着打电话回家,妈妈这次终于同意让我回家。在我和母亲一夜的长谈中,感念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和厚爱,而母亲的那份爱女之心也完全献给了天上的父。随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祈祷和对追随基督的坚定信念使我的圣召之路更加宽广。
资料来源:信德报(第251期增刊)·作者:利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