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类思.公撒格(St.Aloysius)
青年主保圣类思.公撒格生于1568年5月9日,出身意大利隆巴田贵族.父亲是加斯蒂利候爵佛郎德,在西班牙宫廷供职.
弗郎德最大的愿望,是把长子类思训练成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人,日后可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所以类思4岁的时候,就穿上小小的军装,佩上军刀。5岁那年, 父亲带他到军营里,让他过军队生活。类思很顽皮,有一天竟把营里的大炮,偷偷点上火药,轰然一声,全营震动,不知道出了什么乱子。大家跑出来一看才知道 “少帅”在开玩笑呢。
类思在兵营里学了几句粗话,年幼无知,随口说出,事后知道这些话是不应该说,非常后悔。
类思自幼养成每天念早晚课的习惯。到了7岁,除了晚课以外,每天念圣母小日课,7篇忏悔圣咏和其它经文。念的时候,双膝跪地,下面不用垫子。
类思从孩提时代起,已知脱离世俗的虚荣,一心归向纯善至美的天主。根据他的神师圣罗伯多贝勒明以及其它三位听告司铎的意见,类思终身未犯过大罪。
9岁时,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学习拉丁文和意大利文。他对当时富贵人家的淫逸奢侈生活,非常痛恨,在圣母像前,自动发了终身守贞的愿。同时为了约束自己,严守贞洁,每天学古代旷野隐士榜样,用苦鞭抽打身体。他处处留意,非礼忽视,非礼勿言,态度端正,宛若天使。
1579年,类思的父亲任孟山拉总督,上任时带了类思兄弟。类思渐渐长大,父亲希望他多从事社交活动,多见些世面,将来可以继承他的事业。可是类思志不 在此。恰巧他那时生了一场重病,他以健康不佳为借口,谢绝一切应酬,深居简出,天天躲在家里,念经祈祷,阅读圣人传记。这场病好了以后,他的胃大受影响, 到后来,连普通食物都消化不了。那时候类思读到一本描写耶稣会士在印度传教的书,他对这些离乡背井到远方传福音的战士异常钦佩,渴望步入他们的后尘。他先从讲解要理开始,利用暑假的机会,每天给附近的穷孩子讲要理。
类思勤操苦行,每星期守斋3天,仅食面包清水,半夜起床,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通宵祈祷.
1581年,佛郎德奉召到宫廷服务,类思充任太子的随员:他照常从事各项善功,每天做一小时的默想.
类思渴望入耶稣会,他母亲对这计划表示同意,可是老父坚决反对.
1584年,佛郎德全家迁回意大利.类思的计划,遭到打击,亲戚们纷纷表示反对.佛郎德一再派遣儿子到各地去料理公务,希望他把修道的事延搁下来.可是 类思主意早已打定,任凭父亲千方百计的阻挠,始终不肯改变初衷.最后,父亲见类思的修道计划无法打消,终于允准他了.
1585年11月25日,类思的愿望实现了,他进了耶稣会,那时,他只有18岁,当他走进修院小卧室的时候,兴奋地高呼道:“这是我永远的安息之所,这是我所选择的处所,我要永远住在这里.”(圣咏131-14)
两年初学期内,类思的言行完全符合一位修士的标准.修院的生活是有规律的,类思每天工作吃饭休息,都按一定的时间,不再像以前一样随便,一天到晚,只顾祈祷默想,连睡眠吃饭,都忽视不顾.
由于类思的健康关系,长上禁止在规定时间以外作默想神工,类思听命服从,因为自己是贵族出身,他要求在修院里担任卑贱的职务,例如料理厨房,洗刷器皿的等杂务.
1591年,罗马发生大瘟疫,丧命的不计其数.耶稣会办了一所临时医院,连总会长也侍候病人.类思也在院里帮忙,他很愉快地照料病人,结果也染上了疫 病.领了终傅以后,病势略有起色,4月后又突然恶化.在这个月里,类思卧病在床,每夜从床上爬起来,跪在苦像前默祷.有一天,类思很天真地问他的神师罗伯 多贝勒明说:“人死了以后,能不能经过炼狱直升天堂?”罗伯多贝勒明说:“能”.他表示:像类思那样灵魂洁净的人,很可能享受这样的特恩,死后直升天堂. 类思听到这句话,立刻神魂超拔.他获得神示,知道自己将在耶稣圣体瞻礼后第八日逝世.到了第二天,类思神智恢复,立刻念谢恩经,感谢天主的洪恩.
耶稣圣体瞻礼后第八日到了,省会长来探访.类思对他说:“神父,我要动身了.”省会长问他到哪里去.类思道:“到天国去.”省会长对左右的人说道:“你 们看,类思讲起到天国去,他说话的口气,就如我们到城里去一样.”到了晚上,类思请贝勒明神父念善终经.他眼睛注视着苦像,口里不断重复念耶稣圣名,含笑安逝,年仅23岁.时在1591年6月21日.
类思于1726年荣列圣品.教宗本笃十三世立他为青年的主保.圣人生平最令人赞叹的美德,便是弃绝世荣度玉洁冷清清的生活.
(资料来源:http://www.tianzhujiao.cn/catholic/200706/23235.html )
2008年6月21日星期六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主,请教我们祈祷
在路18:1—8中,主耶稣为门徒讲了不义判官与寡妇的比喻。透过比喻,主耶稣告诫门徒祈祷要恒心。同时我们也看到寡妇因诚心诚意、恒心不懈地恳求,获得了所求的恩典。
对于祈祷这个名词我们最熟悉不过,可我们虽然对祈祷这个名词很熟悉,对祈祷却不一定能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应该看一看:我们的祈祷做得怎样?祈祷中我们应怀有什么态度?祈祷与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关系?
祈祷是与天主交心,与天主进行沟通,加深与天主的关系,同时向天主表达我们的心声,使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更密切。从此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祈祷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祈祷的目的,就在于更接近天主,加深与天主的关系。
虽然我们是基督徒,但很多时我们不愿意祈祷,祈祷疏忽,诵念经文只走形式,不能口诵心维。祈祷时间稍长一点就分心走意,不能集中精力,无法投入。有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祈祷;更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祈祷的重要,所以至今我们还没有掌握祈祷的要领、祈祷的方法。
首先我们当培养祈祷的需要。
如果我们没有祈祷的需要时,我们是不会从祈祷中获得神益的。这就像一桌丰富的隹肴摆在一个没有食欲的人面前一样。他没有进食的需要,即使他勉强吃了,也不会被吸收的。当宗徒们有了祈祷的需要时,才请求主耶稣教给他们祈祷,主耶稣教给了他们念天主经。我们有很多的时候没有祈祷的需要,也就是祈祷不恳切,因而在祈祷中没有收获。路18:1—8中,如果那个寡妇没有恳切的心,她不会恒久在求判官,自然也不会得到祈求的结果。我们要培养祈求的需要,就要明白祈祷的重要。
我们要想知道祈祷的重要,就要看福音中耶稣所做的。耶稣传教之前在旷野中接受魔鬼的试探的时候,他在祈祷;在重大事件之前,如拣选宗徒之前,他在祈祷;(路6:12)派谴七十二门徒之后,他感谢天父,(路10:21—22)教导门徒工如何祈祷;(路11:1—4)受难前他在山园祈祷;(路22:42)这些都说明了祈祷的重要性。祈祷中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幅度:钦崇、感恩、求恩、补赎,因为天主是主宰宇宙的君王,他应受钦崇;在生活中我们屡次接受了天主的施恩,我们应该感恩;未来的生活仍然需要天主的恩惠,我们要求恩;在生活中因着我们的不顺,犯了很多的罪过,我们应该补赎。从祈祷涵盖的四个幅度,我们也会看出祈祷的重要。有谁不在天主的统治之下呢?有谁没有接受天主的施恩呢?不论越性本性,有谁不需要天主施恩呢?又有谁没有犯过罪过呢?可惜在祈祷中,我们只注重求恩幅度,忽略了祈祷中涵盖的其他幅度。如在日课的诵念中,本来有钦崇、求恩、感恩、补赎为主题的圣咏,而在我们诵念时,却没有意识到。所以一提到祈祷,马上与求恩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意识到,不但明白应该求恩,也应该钦崇、感恩、 补赎,使我们祈祷的内容更丰富。
很多时候,我们也表现出不会祈祷,不知道求什么才对。就像雅名伯的母亲向耶稣祈求的那样:“你叫我的这两个儿子在你王国内,一个座在你的左边,一个座在你的右边。”(玛20:21)显然她不知道自己求的是什么;我们也会像宗徒若望一样,当主耶稣同宗徒向耶路撒冷走去时,路过一个撒玛黎雅人的村庄,村中人不愿意收留他们,若望向主说:“主你愿意我们求从天降火烧死他们吗?”他不知道自己如何祈求才对。
不要想我们比起他们我们会祈祷,有时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祈求的是什么。我们自以为我们向天主求的是饼、鱼、鸡蛋,可实际我们向天主祈求的是石头、毒蛇、蝎子。我们的祈求不自觉转向本性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祈祷中会排斥与我们敌对的人,与我们意见不投的人。这与正说明我们像他们一样。我们有时会觉得他们的祈求会引我们发笑。所以我们也应像他们一样转变自己。我们也不要自傲地认为自己会祈祷。当我们看宗徒成长的历程,也正是我们灵修成长的历程。
也正因为我们不知我们求的是什么,求的错误,天主也没有给予。
在实际生活中,不可否认,我们处于这样无知的祈祷状态,能有什么效验呢?我们不知道怎样祈祷,但是不要怕。圣神亲自以不可言喻的叹息代我们转求(罗8:20)。虽然我们祈求的恩典不利于我们的灵魂,虽然天主不会赐给我们这样恩典,但因我们是善意的祈求,天主也一定会把对我们对救灵魂有益的恩赐给我们,并且所赐的恩典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我们求得不正确,但圣神求的是正确的。)
有时我们在祈祷也会有负罪感,因而心怀恐惧,担心因我以前所犯的罪过,天主能否俯允我?我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伯多禄就是这样,当他看到因主耶稣的一句话,网了满满两船鱼时,他意识到自己是罪人,立刻向主说:“主啊!请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但主耶稣并没有因伯多禄意识到自己是罪人而远离他。当我们有负罪感时,自然信心会减弱。我们应知道:我们的罪因主耶稣已被天主接纳,被他的爱所融化。我们应清楚这一点:在我们还在罪恶中时,天主就派遣圣子走向我们。在今天他也不会因我们以前所犯的罪而不俯听我们的祈祷。所以在祈祷时应该怀着亚巴郎为索多玛城祈祷时的那种信心。
在祈祷中,我们往往缺乏恒心。我们希望祈祷马上见效,我们没有忍耐,我们不能等待。通过福音我们看到:那个寡妇并不因为自己一两次地祈求判官对之置之不理而丧气、灰心,她反而不间断自己的恳求,直到判官司允了她的祈求为止。我们在祈祷中要有这寡妇那样的诚心与恒心。不义的判官都能垂允了寡妇的祈求,更何况我们祈求的是仁慈的天主呢?所以通过比喻耶稣也告诉我们:“天主听到他所召选的人日夜呼吁……他会延迟援助他们吗?”
有时我们会问,在我们祈求他之前,天主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愿望,但在我们祈祷之后,又为什么不会立刻给予我们呢?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在所站处的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不但如此,我们在磨练中也欢跃,因为我们知道: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2—5)无论撒种者如何期盼,他撒下的种子长出来都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我们知道:早产儿是不成熟的,所以我们不能因我们一次两次没有发生效验的祈祷而灰心。我们要有耐心,我们也要等待,要恒心不懈,应有寡妇一般的恒心。
我们应清楚:一次好的祈祷决不是由自己的意愿而发,是由天主圣神而发。一个会祈祷的人,一定会呼求圣神的助佑,总不会以自己为中心。在祈祷时他一定会意识到天主是主宰,他所怀有的是钦崇的心,承认天主的全能,认识自己的卑微。当他在生活中接受天主的恩赐,一定会心怀感恩之心来领受。他在祈祷中不会忘记向天主感恩。从主耶稣所讲的法利塞人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与此相反的祈祷态度。法利塞人在祈祷中以自我为中心,他口中感谢天主,但把因恩宠所结的果实归于自己,没有承认天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把这些功劳摆在天主面前。他的祈祷中认为自己无罪,不像他人,更不像税吏满身罪污,因此,他不需要天主。
一个好的祈祷,一个会祈祷的人,他会意识到自己是罪人,会为已往所犯下的罪过而忏悔,他也会借祈祷的善功来补赎自己的罪。好的祈祷应该是:“主啊,如果你愿意,或为你有光荣,你就赐予我……”我们看圣经中那个癞病人就是这样祈祷:“如果你愿意,你就能洁净我。” 这个人应该成为我们祈祷时效法的榜样。
好的祈祷是求天主改变我们自己为他人,而不是求天主改变他人为我们。好的祈祷是求天主助佑我们帮助他人,而不是求天主助佑他人来帮助我们。好的祈祷是求天主让我能奉献、牺牲、施予,而不是一味收获、接受……
总之,我们要向天主奉献好的祈祷,成为会祈祷的人。但在生活中也应该活出我们祈祷的精神。我们不能在生活中祈求天主的助佑,而我们自己不勉励;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就是这样的:祈求天主帮助我们背十字架,总想把十字架放在一边;我们祈求天主增加我们的信德,对天主赐予增信德的方法却不接受;我们祈求天主赐予我们效法主耶稣谦逊,但我们对人对事总是傲慢;我们祈求天主赏赐我们洁德,但我们自己不固守心门,不谨守眼目,对色情的书刊又非常感兴趣;我们求天主让我们爱人,我们对人的缺点总不能忍耐,对比我能力强的人心怀嫉妒……
我们祈求天主助佑我们的,也正是我们自己应该努力的。我们不能把天主在我们的生活中受我们摆布,我们不能什么也不做,只等天主替我们成就。
经过认真查考会发现:我们可能不是一个愿意祈祷的人,不是一个会祈祷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对祈祷没有感到需要的人。我们应努力转变自己,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愿意祈祷的人。在圣神的推动、启迪之下成为一个会祈祷的人,也真正能成为一个借祈祷让生活得到改变的人。
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
甲年- 耶稣圣体圣血节 (若6:51-58)
有一次,一位医师问一名小男孩,他是否愿意捐血给他生病的妹妹,因为妹妹的血型跟他一样。小男孩毫不犹疑地注视著医师,坚定地说∶「我愿意。」医师抽取了所需要的血液後,小男孩还是静静地躺著。过了一阵子,小男孩问医师说∶「医师伯伯,我什麽时候会死?」医师大吃一惊,问他∶「你为什么以为自己会死掉呢?」小男孩并不了解医生只需要定量的血液,他原以为医师要他把全部的血都给他妹妹。即使如此,他仍乐意捐出全身的血液。这小男孩对他妹妹的爱,是多麽地真诚。
这个主日是基督圣体圣血节。这个节日帮助我们纪念历史上最伟大的爱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耶稣,把自己的血、生命,以及一切都给了人,甚至给了那些对这奇妙的牺牲事迹一无所知的人。耶稣不只是个好人,也不只是个民族英雄或大哲学家;若是那样的话,他的牺牲虽然能激励我们,却不会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真正的印记。耶稣是天主家庭中的第二位;耶稣是圣子。为了爱我们,耶稣成为我们当中的一位,好让我们明白,如何能成为天主的朋友和儿女。
耶稣的牺牲,远非任何善良的行为能比得上的,因为他是天主。他的爱使人结合在一起。他的牺牲使我们脱离黑暗、恐惧和无知,也就是使我们脱离了罪。我们藉著他在十字架上倾流的血,得到了救恩。
耶稣付出他全部的血,为了能名副其实地做我们的救主。他乐意这么做。耶稣的血治愈了我们,并弥补了我们所欠缺的。这不是故事,更非传奇。这是真实的历史,会永远持续下去,不断更新;因为天主没有过去、现在或未来之分。耶稣为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体和血,并在每一次的感恩祭中,以面饼及葡萄酒的标记,把自己的体血赐给我们,增强我们的力量,使我们与那牺牲者结合。 愿耶稣的爱能深深感动你。
反省:
一、 我愿意为谁奉献自己的生命?在什麽条件下,我愿意牺牲生命?
二、 如果我愿意为人牺牲生命,但对方不愿意以任何方式认识我,或属于我。这会影响我为对方牺牲的心意吗?
三、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觉得那一句话对我最具有意义?
资料来源:主耶稣网站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甲年- 圣三节(若3:16-18)
上个主日,我们庆祝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和圣神三位一体的奥迹。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天父,首先在他的创造中显示他的爱。耶稣的生活、死亡与复活,证明了这爱有多深。而圣神则是由圣父和圣子所共同派遣的。圣神是真理之神,在追求真理时,圣神是我们的引导。圣神住在我们内,即教会内,使耶稣临在於我们中,并透过我们而临在於世间。
我们因为圣洗圣事分享了天主圣三的生命,并以独特而永远的方式,与天主圣三结合。我们有天主作我们的父、耶稣作我们的兄弟,又有圣神作我们的护慰者。
我们要充份地实践领洗时的承诺,为真理作证,并代表天主为他人服务;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天主圣父、圣子及圣神爱世人的见证。
反省:
一、 我对别人做过有爱心的行为吗?最近我对别人所作的一个爱心的表达是什么?从今天的福音来看,天主对我最大的爱的表达是什么?
二、 我相信天主圣三带给我希望吗?为什么?
三、 「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我今天如何为获得将来的永生做准备?
祈求天主,使尚未信仰基督的人,也能听到并接受给予世人救恩的福音。
资料来源:主耶稣网站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甲年 圣神将临节 (若20:19-23)
在今天这个盛大的节庆,我们庆祝耶稣派遣天主圣神来到我们中间,这象征了教会的诞生,今天也可说是教会的「生日」。
有趣的是,今天的节庆与耶稣降生成人的庆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在圣诞节庆祝天父派遣圣子耶稣来到世上。在那个欢乐的场合,一群天使唱出了 「 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 的歌声。今天福音的第19节,也告诉我们当门徒聚集在一起,而且非常害怕时,耶稣的话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安慰;正像耶稣诞生的那夜,天使的歌声给在原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带来安慰与希望。犹太人所谓的「平安」,绝不只是现代人认为的「没有纷争与烦恼」而已。耶稣的问候,含意更深远;他的意思是说∶「愿天主赐给你们一切美好的事物。」
当派遣天主圣神时,耶稣确实是赐给了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藉著降生成人,耶稣居住在世间上;又藉著圣神的降临,天主居住在我们心中。耶稣派遣圣神做我们在家中最亲密的伴侣,让我们知道,天主与我们同在。
降生成人和圣神降临的问候都是「平安」;二者的礼物都是天主临在於他的子民当中。天父为什么派遣他的爱子?圣子为什么派遣圣神?我们再度发现这两个节庆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降生成人时,天主恢复了他与我们罪人之间的盟约。他愿以仁慈之心与我们和好。又藉着耶稣赐给我们的圣神,天主再度要我们领受他无尽的爱及仁慈的宽恕∶ 「 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 」 (若20:23)。天主圣神总是带给我们平安与和好。把天主宽恕人的讯息带给万民,是教会的一大特恩。
天主圣神请来,使大地焕然一新。」我们继续祈求天主,把天主圣神倾注在我们心中。这样的更新会藉著我们、在我们当中发生。我们领过洗的基督徒,在领洗的那天,天主圣神就来居住在我们心中,如今天主更召叫我们向全世界传报天主的临在、平安与和好的讯息。
反省:
一、 最近我在生活中体会过耶稣的平安吗?在我生活中的那一部分还缺少平安?
二、 我如何向四周的人传报天主和好与宽恕的讯息?
三、 圣神降临节正是建立教会的日子。「建立」的希腊原文是指「为彼此成立一个家」。教会对我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家?我如何给教会一个家?
资料来源:主耶稣网站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将美好前程献给我主 - 记刘则济利亚修女的圣召路
毅然辞工,三天走上圣召路
刘则济利亚修女,跟刘玛利亚修女一样,同为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修女,两人是堂姐妹,刘则济利亚修女于1998年8月26日加入修会,先堂姊三个月。她的亲姐也是修女。则济利亚修女的家境比较富裕,父亲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哥哥在外地做生意。她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长大后找一个很热心的丈夫,生一个聪明的宝宝,男孩就让他做神父,女孩就送她做修女。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父亲的言行影响下,她发现自己更爱上了修女这条神圣的圣召之路。父亲经常会在大瞻礼日给他的教友学生们放假,组织他们去教堂里打扫卫生、装饰圣堂;他也会在饭桌上给儿女讲圣人小故事、分享信仰心得,为了让女儿在风雨天去教堂参与弥撒,还特意给她买了雨鞋;他在外教人面前从不唯唯诺诺,总是勇敢地宣扬天国的福音,以致于女儿从小就敢于在教外人面前骄傲地表露自己基督徒的身份。
刘则济利亚修女没走圣召之路前,在离堂姐刘玛利亚修女不远的一个公司打工。在父亲的影响和自己的不断祈祷下,圣召的大门终于向她敞开。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她和另一个同龄的女孩得知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正招收初学修女,便欣喜的准备报名,两人因着共同的对天主的爱,互相给对方力量,无论如何都要牵手走上圣召之路。与此同时,刘则济利亚修女还请求堂姐刘玛利亚修女为她的圣召祈祷。刘则济利亚修女说:“我让她每天为我的圣召念15串玫瑰经,我想天主一定会答应我的请求。”
想到父亲送行的时候,刘修女说:“我心意已决,立刻就辞去了工作。尽管父亲一直都是支持我做修女的,但我知道他的心里仍是很舍不得我的。第二天回到家后,我怕父亲会不同意,就请最疼我的二哥代我跟父亲说,而我却假装在一旁洗衣服,没想到对信仰一向虔诚的父亲欣然同意了。第三天我就踏上了去修院的路途。临行前,父亲一直送我到车站,那天天很冷,车开动了,父亲却仍站在那里目送火车的缓缓移动……”
“两倍千金的嫁妆”换不来我对圣召的渴望
则济利亚修女在去修院之前,父亲已送大女儿做了修女。姐姐大妹妹10岁,聪明伶俐,人也长得漂亮,在学校代课。姐姐做了修女,邻里乡亲议论纷纷,说父亲傻,把这么有前途的女儿送去做修女,可是父亲用信仰的真理一一回答了这些流言蜚语。这次轮到刘则济利亚修女踏上圣召之路了,也没能躲过人们的议论,因为此前父亲说过,一定要以双份的嫁妆风风光光地送小女儿出嫁。现在父亲失了言,小女儿也做了修女,父亲再次以微笑和对天主的一片热诚,回复了众人的诘难。谈到父亲的无私奉献,则济利亚感慨地说:“天主对我的召唤是千金也不能代替的,家人对我无私的爱和关怀更让我坚定了天主对我的特选,让我更加有勇气走天主为我选定的道路。”
资料来源:信德报(第251期增刊)·作者:利思
主的一声轻唤,是我永远的追求 -记刘玛利亚修女的圣召路
信德报为我做“嫁衣”
刘玛利亚修女,于1998年12月23日加入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圣诞节前夕给小耶稣奉上了一份厚礼,也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愿。她感激信德报,她说,是信德报为她缝制了“嫁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修女解释说:“我家共有兄妹三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毕业以后,我在深圳打工,当初并没有想过要作修女。一次去老乡家探访,老乡知道我喜欢读书,就拿出很厚的一大包旧报纸给我,我很不情愿地接过来,很是纳闷,一堆旧报纸有什么意思?后来实在没事时,就随手翻阅了起来。渐渐地,我就被她丰富的内容吸引了。”
说起信德报来,刘修女显得是那样的神采奕奕。
刘修女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中,在父母的督促下望弥撒、念经。她说,但这都是表面上的应付差事,而对于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意义还很模糊。她总认为自己孝爱父母、为人处事也不错,给自己打了高分。直到在信德报上才读懂了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报上刊登的教友的见证、邻里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使得耶稣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她深有感触地说:“信德报上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使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和浅显;潜移默化中,我也对修女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兴趣。”
一次主日弥撒后,看到很多的修女愉快地无偿为堂区服务,打扫卫生。她自己远远地站着,像一个局外人,心中充满了对那些同龄人的羡慕。我想,如果自己成为一名修女就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顺的参与到其中了。此时,我想要做修女的愿望更加急迫了。后来信德报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报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
在刘修女萌生了要作修女的念头后,她每天一有时间就念经、祈祷、看圣书、望弥撒。在每天静下来的时候,她都会思考默想人生的价值观、婚姻观以及圣召的真正意义,并且权衡它们的轻重,将自己的一切交托在圣母手中。生性活泼、爱说爱笑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大家还以为她生病了。这些默想、反思带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她举例说:“当修女前,在单位我原来不想人们看到我祈祷,后来是信德报给了我力量,我经常当着一起打工同事的面在大厅里念玫瑰经。”
刘修女还回忆了当初那段被耶稣深深吸引的小插曲。“我们一群打工的姐妹约好,每周末一下班去市场买煲汤的材料。我们南方人喜欢煲汤,但选料精细、费事,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一次周末,大家邀我一起去市场,我推辞了,大家就说:‘她每天有时间还要去念经、看报(《信德》报)呢!’。看,我的那些打工的姐妹都是外教人,也知道了天主教的祈祷和报刊。”
真正要迈出加入修会的一步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刘修女入会阻力主要是来自于母亲。她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听说女儿要做修女,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埋怨女儿只顾追求自己的理想,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甚至以后不让女儿打电话回家。
刘修女虽然很难过,但还是踏上了去修院的路途。她深情地回忆着那天的情景:“我心中总是想着耶稣说过的话:‘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哥哥
骑着摩托送我到修院,那天风很大,吹着我的一头长发,我切愿让过去的日子像这头长发一样,随风吹走……”
入会以后,一路走过了艰难的考验。在发愿之际,得到一个好消息,所有的发愿修女都可以回家。就在别人都十分欣喜的时候,她却因为母亲的拒绝伤心难过。于是我把这些痛苦和考验都交给了圣母妈妈,有时会为父母对她圣召之路的接纳祈祷到很晚,别人都睡了,我仍然在圣像前祈求。风雨过后见彩虹,入会一段时间后我试着打电话回家,妈妈这次终于同意让我回家。在我和母亲一夜的长谈中,感念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和厚爱,而母亲的那份爱女之心也完全献给了天上的父。随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祈祷和对追随基督的坚定信念使我的圣召之路更加宽广。
资料来源:信德报(第251期增刊)·作者:利思
刘玛利亚修女,于1998年12月23日加入广州教区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圣诞节前夕给小耶稣奉上了一份厚礼,也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愿。她感激信德报,她说,是信德报为她缝制了“嫁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修女解释说:“我家共有兄妹三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毕业以后,我在深圳打工,当初并没有想过要作修女。一次去老乡家探访,老乡知道我喜欢读书,就拿出很厚的一大包旧报纸给我,我很不情愿地接过来,很是纳闷,一堆旧报纸有什么意思?后来实在没事时,就随手翻阅了起来。渐渐地,我就被她丰富的内容吸引了。”
说起信德报来,刘修女显得是那样的神采奕奕。
刘修女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中,在父母的督促下望弥撒、念经。她说,但这都是表面上的应付差事,而对于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意义还很模糊。她总认为自己孝爱父母、为人处事也不错,给自己打了高分。直到在信德报上才读懂了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报上刊登的教友的见证、邻里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使得耶稣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她深有感触地说:“信德报上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使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和浅显;潜移默化中,我也对修女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兴趣。”
一次主日弥撒后,看到很多的修女愉快地无偿为堂区服务,打扫卫生。她自己远远地站着,像一个局外人,心中充满了对那些同龄人的羡慕。我想,如果自己成为一名修女就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顺的参与到其中了。此时,我想要做修女的愿望更加急迫了。后来信德报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报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
在刘修女萌生了要作修女的念头后,她每天一有时间就念经、祈祷、看圣书、望弥撒。在每天静下来的时候,她都会思考默想人生的价值观、婚姻观以及圣召的真正意义,并且权衡它们的轻重,将自己的一切交托在圣母手中。生性活泼、爱说爱笑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大家还以为她生病了。这些默想、反思带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她举例说:“当修女前,在单位我原来不想人们看到我祈祷,后来是信德报给了我力量,我经常当着一起打工同事的面在大厅里念玫瑰经。”
刘修女还回忆了当初那段被耶稣深深吸引的小插曲。“我们一群打工的姐妹约好,每周末一下班去市场买煲汤的材料。我们南方人喜欢煲汤,但选料精细、费事,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一次周末,大家邀我一起去市场,我推辞了,大家就说:‘她每天有时间还要去念经、看报(《信德》报)呢!’。看,我的那些打工的姐妹都是外教人,也知道了天主教的祈祷和报刊。”
真正要迈出加入修会的一步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刘修女入会阻力主要是来自于母亲。她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听说女儿要做修女,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埋怨女儿只顾追求自己的理想,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甚至以后不让女儿打电话回家。
刘修女虽然很难过,但还是踏上了去修院的路途。她深情地回忆着那天的情景:“我心中总是想着耶稣说过的话:‘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哥哥
骑着摩托送我到修院,那天风很大,吹着我的一头长发,我切愿让过去的日子像这头长发一样,随风吹走……”
入会以后,一路走过了艰难的考验。在发愿之际,得到一个好消息,所有的发愿修女都可以回家。就在别人都十分欣喜的时候,她却因为母亲的拒绝伤心难过。于是我把这些痛苦和考验都交给了圣母妈妈,有时会为父母对她圣召之路的接纳祈祷到很晚,别人都睡了,我仍然在圣像前祈求。风雨过后见彩虹,入会一段时间后我试着打电话回家,妈妈这次终于同意让我回家。在我和母亲一夜的长谈中,感念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和厚爱,而母亲的那份爱女之心也完全献给了天上的父。随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祈祷和对追随基督的坚定信念使我的圣召之路更加宽广。
资料来源:信德报(第251期增刊)·作者:利思
订阅:
博文 (Atom)